导航
位置导航: 首页 > 公司新闻 > 行业资讯

ISO 26262认证中常见的7大技术误区?

发布日期:2025-04-01

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,ISO 26262作为汽车功能安全的核心标准,其认证成为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必修课。然而,在实施过程中,企业常因对标准理解偏差导致技术误区,影响认证效果与产品安全性。以下是7大典型误区及应对策略:

ISO26262认证

1. 误区一:将ISO 26262视为“万能安全标准”

ISO 26262主要针对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,但无法覆盖因传感器功能局限或算法缺陷导致的风险(如特斯拉误判红绸为路障)。这类问题需结合预期功能安全(SOTIF)分析,而SOTIF标准尚未完全成熟,企业易忽视其必要性。

2. 误区二:混淆系统性故障与随机硬件故障的处理

系统性故障(如设计缺陷)需通过流程优化完全避免,而随机硬件故障(如元件老化)需通过可靠性设计降低概率。若企业未明确区分两者,可能导致资源分配失衡,例如过度投入冗余设计而忽略软件验证。

3. 误区三:验证范围仅聚焦功能测试

ISO 26262要求验证需覆盖功能、物理设计、时序、功耗等多维度。例如,硬件验证需结合边界值分析(如温度传感器的极端值测试)和错误猜测法(如模拟资源耗尽场景)。若仅依赖功能测试,可能遗漏潜伏故障(LF)。

4. 误区四:忽视硬件与软件的协同验证

软件缺陷(如代码BUG)在ISO 26262中被定义为系统性故障,需完全避免,而硬件需通过冗余和诊断机制降低风险。若企业割裂软硬件验证,可能因交互问题导致系统性失效。

5. 误区五:将文档合规等同于技术合规

ISO 26262强调文档可追溯性(如需求与测试用例的关联),但仅完成文档无法保证安全。例如,测试用例需覆盖所有需求并明确通过/失败判据,且需第三方验证以避免开发团队的主观偏差。

6. 误区六:误判ASIL等级的严格性

ASIL等级(A-D)决定开发复杂度与成本,但企业常低估高等级(如ASIL D)的验证强度。例如,ASIL D需100%代码覆盖率和多重故障检测机制,而部分企业仅按低等级标准执行,导致认证失败。

7. 误区七:忽视供应链协同安全

ISO 26262要求供应商需符合相同安全标准。若企业未对供应链实施功能安全管控(如要求供应商提供FMEDA分析报告),可能因第三方组件缺陷引发系统性风险。


ISO 26262认证不仅是技术挑战,更是系统性工程。企业需结合SOTIF、软硬件协同验证、供应链管理等多维度策略,避免陷入“重流程轻实践”的误区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迭代,动态调整安全策略与工具链,方能实现功能安全与市场竞争力的平衡。

上一篇:ISO认证机构讲解:16949质量管理体系和90001有什么不一样

下一篇: ISO 26262认证为什么车企必须通过?

推荐文章
Copyright©深圳博凌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  All rights reserved   备案号:粤ICP备19062690号-2   技术支持:顾佰特
<script> var _hmt = _hmt || []; (function() { 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 hm.src = "https://hm.baidu.com/hm.js?4c355d10edd5484d8a235161ce34a89b";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 })(); </script> <!--商务通--> <script language="javascript" src="http://kht.zoosnet.net/JS/LsJS.aspx?siteid=KHT62834828&float=1&lng=cn"></script>